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景区资讯频道 > 新闻资讯 > “十二五”:甘肃旅游从何突破(图)

“十二五”:甘肃旅游从何突破(图)

2011-1-17 10:31:55   网友评论来源:每日甘肃网  
   复制链接 |   

  龙头:打造数个王牌景区

  省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表明,“十一五”以来,全省旅游业连续遭受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巨大冲击与影响,但经过努力,主要发展指标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已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和“三年翻番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产业素质得到了较快提升。其中,2010年预计全年旅游人数将超过4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40亿元。

  这之前的2009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3393.7万人次,首次超过全省总人口;旅游收入实现192.8亿元,增长40.2%,是“十一五”期间一个值得书写的记录。

  但是,这样的成绩并未改变甘肃旅游资源大省、产业弱省的现状,更与甘肃旅游资源禀赋和开发价值在31个省区市中位于第十六位、文物资源位列全国十强的地位不相匹配。

  “‘十一五’甘肃旅游业纵向上与自己的过去比,有进步;但横向上与发达省区比,需跑步。”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郑本法认为,相比发达省份,甘肃旅游业基数小,占GDP的比重低,位次靠后。

  把多勋则把甘肃旅游定位为“后发性旅游区”,“在全国格局中,甘肃旅游业全面落后,同贵州、西藏、青海等省区同属第三梯队。”

  解剖主要指标,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把多勋介绍,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2%以上,即为发达;占比8%—12%,为较发达;8%以下,为欠发达。目前甘肃的这一数据仅为6%左右,居全国后列。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是一致的。”把多勋认为,在我国,甘肃的GDP水平、人均GDP水平和区域财政收入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障碍。

  甘肃旅游发展落后的表现,郑本法归结为五点:景点分散,旅长游短;形象模糊,缺乏精品;设施简陋,缺乏资金;多头管理,体制不顺;观念滞后,人才流失。

  西北师大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王三北指出,旅游产品按代可分为静态、参与、体验三类,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样,目前甘肃的大多数景点尚处于第一代,为静态产品,“有说头,没看头。来了遗憾终生,不来遗憾一生。”

  甘肃旅游虽然比较落后,但增速高,发展后劲足、发展潜力大。在千头万绪中实现突围,许多人的共识是:在目前的财力和支撑环境下,首先要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数个王牌线路和景点,以点带面,非均衡式跃进。

  省旅游局的“‘十二五’展望”中提出,要打造“321”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线等3条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庆阳红色旅游、天水—陇南古三国历史遗迹旅游2条成长型旅游线路,全力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同时,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知名城市、旅游强县、特色旅游名镇、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示范区。

  学者们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景点上。

  “旅游者的一次出游中,其最基本的条件即‘钱’和‘闲’都是有限的,他们必然选择最能代表当地旅游形象的旅居地,但目前甘肃缺乏拿得出手、叫得响亮、颇具魅力、足以诱人的旅游精品。”郑本法认为,“丝绸之路的资源性质为‘世界级’,是国家旅游局多年来一直对外推介的旅游精品,而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因此旅游形象中不可缺少‘丝路’二字。又由于甘肃出土的铜奔马是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而武威享有‘天马之都’的美誉,因此,在甘肃旅游形象中也不能缺少‘天马’二字。基于此,应将甘肃的旅游形象概括为‘丝路金段,天马故里’,在兰州选址创建丝绸之路博览苑,在武威选址创建天马文化博览苑,使它们成为统领甘肃旅游的王牌景区。”

  “深圳的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景区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良好效益,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成功的。同顶一片天,同立一块地,人家外省市可以做到的,我们甘肃同样也是能够做得到的。”郑本法说。

  “文化是立省之根、治省之策,又是富省之路、强省之本,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灵魂。”郑本法认为,“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同样是甘肃旅游业的尴尬之一,其反映出的问题是甘肃特色文化还缺乏应有的载体。这就要求我们致力解决旅游六要素中“娱”的问题,以克服游人旅游过程中的乏味。其中,创建大剧院,常演特色戏为明智之举,可在省会兰州建座“黄河剧场”或“丝路剧院”,定时上演《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及花儿、锅庄、傩舞、河西宝卷等。

  把多勋认为,甘肃应当实施“优势旅游产品率先发展”的战略。“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旅游产业发展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批在三大市场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且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线路和景区景点,这种旅游产品不仅品牌价值高、游客容量大、服务能力强,而且会随着社会与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在内涵、性质、价值和效应上创新,从而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和市场的支撑。纵观我省现有的旅游线路和景区景点,大多数规模小、容量小、接待服务能力差,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目前,全省A级景区达到140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39个, 5A级旅游景区3个。把多勋说,“十二五”期间,应下大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争取国家支持,把最优质的资源配置到最有可能突破的景区景点,论证、包装、打造三四个潜力巨大、资源附加值较高的年过百万人次的景区,带动其它有潜力的景点发展。

   [编辑:孙一鸣]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甘肃  旅游  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