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景区资讯频道 > 新闻资讯 >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战略思考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0-5-19 13:36:40   网友评论来源:中国风景名胜网  
   复制链接 |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极其珍贵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生活、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是大自然和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国划出区域建立风景名胜区,就是要把风景名胜区这一特殊资源保护起来,完好无损地交给子孙后代传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就要我们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保护风景资源,强化科学管理,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管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走风景名胜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具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丰厚的社会历史、文化遗存、传统风貌,是亿万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祖陵圣地。中华民族早期文明和黄帝功德在黄帝陵风景区浓缩积溶,构成了黄帝陵这一独具风格的风景名胜区。由于黄帝陵特殊的作用与地位,使其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因此,有必要对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现状和未来作战略性的研究与思考。

  一、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基本特色。

  特色是风景名胜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华民族的祖陵圣地,具有“古”、“奇”、“秀”、“特”等显著特色。

  “古”:黄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墓葬第一号。黄陵县也因是黄帝陵的所在地而得名。“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故乡在黄陵”。早在五千年前,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就居住于黄陵桥山,率领先民们在黄陵境内的沮河流域繁衍生息,与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和家禽家畜饲养业,掌握了制陶、编织、捕鱼、挖穴窑、造房屋等各种技术,黄帝发明制作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用具,社会生产中的诸多器械,政治领域中的若干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嫁、娶等,率先进入青铜时代,创造了较先进文化,形成为先进的黄帝族,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而后,东渡黄河,逐鹿中原,败榆罔,诛蚩尤,降炎帝,伏犬戎,历经五十二战,统一了三大部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奠定华夏民族和五千年前文明的初基,被后世号称为人文初祖和文明之祖。目前,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内共有各类风景点105处,各类文物点276处,其中古遗址142处,古墓葬23处,石空寺10处,古建石刻88处,还有古化石、陶器、石器、瓷器等自新石器时期以来价值极高的文物1100余件,这些对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化渊源,生活起居,建筑工艺等各个朝代的历史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均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人文观赏价值。 “奇”:黄帝陵周围自然环境奇特,桥山古柏堪称奇观。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具有的川塬相接、塬天一色的特点,她一方面具有洪荒、原始、粗犷、浑厚和以“土”为德的气势,给人以幽奥深邃、古朴凝重的联想;另一方面,又具有黛横半岭、一水中流、翠柏环山、绿茵满地的秀毓之气,这些特点是亿万年来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凿下形成的,不仅呈现出了雄浑气势,而且潜移默化着亿万炎黄子孙的躯体和魂魄。桥山若尊者,依山面水;沮水若碧环,傍陵而过;凤岭、玉仙山若梁柱,平缓延伸;印台山、凤凰山、西山若侍者,拱卫于南、东、西;天然形成的环境地貌,代表着亿万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守卫着祖陵圣地。桥山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古柏面积89.2公顷,共有古柏83000余株,古柏郁郁葱葱,密密层层,不仅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四季常青的绿岛奇观,而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完整的一部龙文化教科书,并且是我国传统风水学、地理学、环境美学在黄土高原乃至华夏神州最佳的地貌典范。古柏姿势优美奇特,形状自如异常,有“黄陵古柏甲天下”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次生古柏林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如此奇特的环境空间,充满神圣神秘、神奇色彩,令人神往。

  “秀”:位于黄陵县境西部的沮水源景区风光旖旎、风景如画、优美隽秀,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天然绿色基因库。沮源关一带海拔1760米,其主岭起伏,如苍龙腾跃,支阜延绵数十公里,有的山峰如刀削一般惊险;有的山峁犹如高大的墓冢浑圆俊秀;有的沟壑成“V”型悬崖陡坡;有的沟谷呈“凹”形状态地阔路宽;有的山梁东西顺卧,有的山岭南北横立,忽而山峦重叠,继而又峰回路转,具有千峰竞秀、万壑藏云之势。在峡谷、山峪挟裹下匆匆而流的沮水,忽而在沟谷中细水缓行,不时聚汇成巨岩下的水潭,犹如玉珠撒绿盘;忽而又在山涧飞流急驰,偶或形成数丈高的瀑布,犹如银链落九天。密林深处,百年的松柏粗壮挺拔,新生的幼树亭亭玉立,枝杆相连,叶梢互攀,遮天蔽日,郁郁参天。当狂风骤起之时,平静的林海瞬间会掀起滚滚的波涛,树叶飒飒如千军疾行,林涛呼呼,似万马奔腾。

  阳春三月,山花烂漫,五彩缤纷;酷夏暑日,凉风习习,清静幽迥;金秋十月,红绿互映,层林尽染;寒冬腊月,松绿雪白,雾气茫茫。优美隽秀的自然景致,使沮水源景区成了许多动植物的栖身生长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区内有植物6纲80科196属720种,有兽类5目9科30多种,鸟类14目19科77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白鹳、豹、金雕、黑鹳4种,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豺、水獭、鸳鸯、鹭、猫头鹰等。同时还有许多文物古迹置身其中:山脊上秦始皇修筑的直道依然可见,密林中掩藏着汉代古墓群,巨石里的宋代万安禅院石窟和金代紫娥寺依然诉说着佛教的历史;象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战斗生活13个春秋的13棵俊美灵秀的雪松,被选送到北京,代表着延安老区人民守卫着毛主席纪念堂,……雄浑壮观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幽静清新的生态环境,是黄土高原上一片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

  “特”:黄帝陵和黄陵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圣地,具有黄帝的崇高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的空间环境容量和历史文化容量,风景区里的山山水水、草木树石以及历史留下的文物、古建筑,它们从总体上构成了当前我国唯一一处反映中华民族元祖和中华民族文化肇始者精神的物质形态空间。世界上只有罗马的梵蒂冈、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能与之相比,但两者均为宗教圣地,其历史容量和人文价值都不能与黄帝及黄陵同日而语。由此可见,作为祖陵圣地的黄陵和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象征,是中华民族根之所在,魂之所托。这里独一无二的人文优势和历史地位,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也无可比拟的。

  二、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

  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亿万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华夏儿女崇拜的神圣殿,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缅怀始祖功德、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激励爱国热情、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千百年来,无论天下风云变幻,炎黄子孙的崇祖之情始终如一,对先祖的祭祀活动亘古未断。据史载,黄帝陵祭祖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延绵两千余年。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将相、墨客骚人以及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海内外同胞都曾来黄陵谒陵祭祖。据不完全统计,古代共祭祖80余次,新中国成立后官方公祭40次,民祭70余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黄帝陵整修工程进展、祭祖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在短短十余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完成了从接待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1984年以前,黄帝陵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仅4—5万人次,1990年猛增至24万人次,1995年超过40万人次,1998年达55万人次,2003年65万人次;综合收入由十余万元上升到8000多万元。

  按照黄陵县委“重工、强农、兴旅游”的发展战略,要真正将风景名胜区事业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开发深度不够,人文资源潜力尚未释放出来,向游客展示的文物数量少、档次低、内涵不深,大多数文物古迹尚处于原始保护状态,使游客无从探寻到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之源;二是景点单一,不能适应客源市场需要。目前,从整体上看,黄帝陵风景区的自然景观还没有进入经营领域。休闲、娱乐、参与性景点缺乏,可视性、滞留性不强,造成“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和大多数游客当天离去的局面。三是管理体制不顺,利益主体未形成合力。在风景区管理方面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现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由于权威不够,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和协调能力,遇到边缘性、交叉性问题就束手无策,难以实行有效的统一管理。四是规划滞后,景区建设、保护无据可依。目前,除《黄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外,既没有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也没有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这不仅导致了乱批乱占、蚕食景区的现象,而且使引进来的资金和项目因没有可行的选址而搁浅。五是投入不足,开发受阻。据调查,“九五”期间,黄陵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5亿万,而对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业,投资却很少。基础设施也无专项投资,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六是风景名胜区开发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缺乏银行信贷和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目前仅局限在单一的接待参观的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真正成为经济产业。因此,发挥风景资源优势,加快开发步伐,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已成为黄陵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根据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和风景景观特征的客观实际,其发展思路应以体现中华民族始祖陵寝源于自然构成祭祖圣地的文脉和人与自然相协、山水相依、风景与精神相融的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一山(桥山)、一水(沮水)、五区(黄帝陵景区、建庄景区、峪村景区、沮水源景区、河寨景区)为骨架,以黄帝陵景区为龙头,以沮水风景区域为轴成,以山系为龙身(龙脉),以局部分景区呈珠玑分布的脉系网状,为发展体系和框架;将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融寻根祭祖、游览观光、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联谊交往、社会管理为一体的特种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

  四、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战略措施

  依据陕西省和延安市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和产业导向以及黄陵县与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要把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真正建设好、保护好、管理好,使其造福子孙后代,就要立足黄帝陵风景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创造区域经济特色,坚持以风景旅游经济带动县域经济,以景区建设促进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力度,使黄帝陵风景区的知名度、接待量和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提高,使之成为黄陵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这样,黄陵人民就会从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要实现宏伟的发展蓝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步伐,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快速发展。

  (一)立足县情,确立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的新思路。

  黄帝陵风景资源得天独厚,人文优势首屈一指,在全世界、全国都有重要地位,这既是客观现实,也是黄陵发展经济的极大优势。因此,要在立足黄陵县的县情,多方论证,集思广益,充分认识风景名胜区事业和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和连动作用,以此来确立黄陵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在战略思想上,要在抓好工农业经济的同时,把风景名胜区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重要位置,抓住机遇,高扬龙头,实施“景区牵头、全面带动、以景兴城、以城带乡”的战略,以发挥其带动第三产业,反哺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作用;在发展步骤上,按照“兴景—兴城—兴乡”的三步构想,对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则,重点扶持、适度倾斜、放宽政策、合理布局,高质量、高效率地开辟一些新景点和重点项目,努力建设和开发一批高标准、高品位的娱乐场所和旅游纪念品,力争把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建成我省乃至全国具有特色的知名风景名胜区。对黄陵县城的发展,要坚持规划特色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则,形成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和游览价值的城市风貌,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把黄陵建成一个景城呼应、浑然一体的风景型旅游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上,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农业、旅游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体,以“一园三区”为基础的经济新格局;在奋斗方向上,通过着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紧实施“以景兴城,以城带乡”和“开放开发”两个战略,实现经济实力由小弱到强大的三大整体跨越目标,形成以旅游为龙头,以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为基础的共识,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以促进黄陵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抓好开发

  实现“以景兴城,以城带乡”的新思路,就必须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建设和城市建设纳入黄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编制景区保护与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分期实施计划。结合黄陵实际,在开发原则上,要充分按照社会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讲求实效,重视经济效益,以景区开发带动整个第三产业,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乡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在开发顺序上,要突出重点,以黄帝陵景区为依托,重点抓好黄帝陵庙的保护与整修,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配套周边景区、景点和自然风光资源,逐步使其与黄帝陵独特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做到新老结合、雅俗共赏,满足游客追寻历史、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在开发实施上,要把开发景区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把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走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开发的路子。在开发的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各分景区的景观价值和开发难易程度、投资大小来决定开发建设的规模,突出重点,分期实施,避免违反经济规律的大起大落,确保开发建设的实效。

  要加快景区开发建设的步伐,在全面规划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开放度,特别是在风景资源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行一些特殊政策,做到特事特办。对景区开发和城市建设,要在计划安排、资金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培育,逐步建立专项发展基金,以保证综合建设。在风景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中,要重在改革现有的经营体制。一方面要加大开放步伐,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黄帝陵风景名胜区项目开发:另一方面应允许各种经济成份办旅游、建设设施,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改变国家或政府包办代替的状况,以解决开发建设中的资金矛盾。通过提高开放度,实行特殊政策,加快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开发速度,提高开发档次,加速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增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提高黄帝陵风景区的知名度

  要通过全面宣传、重点促销、奋力开拓旅游市场,使黄帝陵风景名胜区走出陕西、走出国门。近年来,随着黄帝陵整修工程的不断深化,祭祀规格的升高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正在逐步提高。但从真正使其成为一大支柱产业来看,宣传促销力度还远远不够。为此,要以巩固扩大和发展国内客源市场为主,积极开发港澳台和世界华人旅游市场,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发展国际旅游,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以黄陵为延伸的国内国际旅游市场格局;要改善以往仅仅宣传景点的老模式,扩大黄陵和黄帝陵整体形象的宣传,包括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特色产品和地方小吃等。特别要重视开发具有传统色彩和工艺价值的旅游商品,发掘丰富地方小吃的花色品种,开发一些具有地方风情的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及发展旅游农业等,以此来增强宣传促销的感染力,提高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和综合经济效益。

  (四)依托风景名胜,加快市政建设

  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黄陵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慢,与现代城市功能要求差距大,尤其是与举世闻名的黄帝陵寝所在地的特殊地位极不相称。鉴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和炎黄子孙谒陵拜祖圣地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黄陵已不仅仅是黄陵人的黄陵,而是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的黄陵。因此,黄陵县城的建设必须和历史文化的地位相适应,其建设规模、建筑风格必须与黄帝陵整修规划相协调;必须是中华民族始祖纪念地和陕西经济发展的缩影和体现。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城市建设上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步骤。首先要聘请全国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研究制定《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黄陵县城建设规划》,把景区开发与城市建设及风景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黄陵特色,集城市功能与祭祖观光为一体的城市建设“蓝图”,以指导和规范县城建设;其次是按照黄帝陵整修规划中各类保护区的划分,分区安排一批“景”、“城”相互配套的重点建设项目。除目前在景区风已经立项的“炎黄子孙墓园”、“中华颂祖碑林”、“黄帝功德馆”要抓紧实施外,还要加快城区古建一条街的建设步伐,尽快形成旅游消费为主的购物中心。同时要积极策划改造“古轩辕文化街”、《黄帝内经》书法艺术石刻碑廊、“黄陵八景”恢复等项目,使城市与景区的连接地带融为一体,形成城景互衬相映的特色;第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期抓好以改善提高城市功能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黄陵这一特殊地位建设方面的扶助和支持,做到年年有计划、有投入、有目标、有项目,一年解决一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使城市功能有一个较大地的改善,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各地旅游者的需要。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着力把黄陵建设成为景城一体的风景型旅游城市,为延安争光、为陕西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五)理顺体制,加强管理,提高风景名胜区的总体水平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只有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管理协调,其总体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结合黄陵实际,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由政府出面,组织相关部门,组成一个有权威的综合协调委员会,以研究、协调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诸如制定发展政策、发展方向、战略步骤等,以调动起各方面配合支持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在旅游行业管理上应发挥旅游管理部门在制定规划、控制旅游产业结构比例、监督检查旅游行业依法经营、文明服务等职能,以避免政出多门和投资活动的混乱和盲目性;对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则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和管委会下设的“一室三科一所”的具体管理职能。同时要协调相关部门着力对黄帝陵景区的旅游市场、环境卫生、依法文明经营等游览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对各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规范服务水平,并开展经常性“塑形”等文明创建活动,力争把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建成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只有通过上述艰苦努力的工作,使黄帝陵风景名摔区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健全的运行机制和一批较高素质的从业队伍,才能以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来吸引游人,才能保证风景名胜区事业和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处于旅游热点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既是进入陕北高原风景区的门户,又是陕西北线旅游的龙头,无论从风景资源价值、开发条件、客源市场,还是从陕西乃至全国旅游网络分析,黄帝陵风景名胜区都具备了大力发展风景名胜区事业的有利条件。只要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我们坚信: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雄姿,真正成为亿万炎黄子孙众望所归的祭祖圣地和特种风景名胜区。

【分页导航】
   [编辑:刘芳]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1条评论)

5424小时20分钟前218.240.51.***  风景网  匿名用户4573
思考的蛋疼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黄帝陵        
热门景区排行榜